2025年一季度,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在市场规模、产品品类、产品剂型、营养素应用、市场监管等多方面发生重要变化与转型。在消费升级和年轻化趋势的推动下,保健食品产品逐步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而跨境电商和创新剂型的涌现更是加速了产品的普及。此外,随着监管日趋严格,企业在产品审批、合规性方面面临更多挑战与机遇。
1、市场规模扩大 细分品类增长保健食品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保健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规模约为3282亿元,同比增长8.29%。预计今年将超过3600亿元。
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细分品类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以下几个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功能性食品快速增长。益生菌、代餐粉、护肝解酒类产品增长迅猛,成为保健食品市场的亮点。上述类型产品贴合了年轻消费者“零食化养生”的趋势,在口味、包装和便捷性上不断优化,既满足日常需求,也提升了日常健康管理的接受度。
老年营养品需求激增。随着进一步老龄化,关节养护、心脑血管类产品需求激增,销售额同比增长25%。液态饮、咀嚼片等适老剂型占比达40%。针对中老年人群的产品更注重吸收率与功能精准性,企业加速研发创新配方,以满足银发人群日益多元的健康管理需求。
运动营养品走向大众。运动营养品加速破圈,蛋白类产品便利店销量同比增长45%。电解质饮料加入果汁元素切入日常场景,女性用户占比升至38%。品牌通过跨界联名、场景营销,推动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成为保健食品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2、植物性营养素趋火 零食化趋势明显保健食品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已批准注册504个保健食品。
根据地域,保健食品各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注册情况存在差异,广东数量达到121个;其次是北京和山东。从剂型上看,软胶囊剂数量达265个,这表明在生产工艺、市场接受度以及产品稳定性等方面软胶囊剂具有明显优势;片剂占比18.45%,具有便于携带、服用方便等特点在传统保健食品市场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粉型剂型占比10.32%,在口感和溶解性上占有优势;颗粒剂型占比5.16%,便于冲泡,适合快速食用。
2025年一季度批准的保健食品中,蜂蜜、糖果、糕点等传统零食类产品崭露头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保健食品的行列中。这一现象反映出——保健食品零食化趋势愈发明显,不仅丰富了保健食品的产品形态,使其更加多样化,也更加贴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美味和便捷的多重需求。
3、充满希望又伴随艰辛的突破创新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的监管要求也日益严格。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国家监管机构纷纷出台新政策,强化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市场准入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新增功能声称规范,要求保健食品需标注“本品为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等警示语,进一步规范市场宣传。
另一方面,统筹完善食品健康声称和保健食品功能声称。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特别提到“完善特殊食品注册许可制度。省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依职责严格开展特殊食品注册、备案、生产许可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品种实施优先审评审批。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要加强协作,开展特殊食品技术联动、专家联审;统筹完善食品健康声称和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相关工作。”
此外,保健食品审批流程持续优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新规,针对维生素、矿物质等基础类保健食品增设快速审评通道,进一步缩短备案周期,加速合规产品上市。
康瑞安集团成立于2014年6月,是一家专业的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服务机构,先后与全国各大保健食品研发机构、注册检验机构、生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全国多家三甲医院与临床试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康瑞安集团通过科研成果转让、委托研究开发.联合研究开发等形式,实现了1000余项大健康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其中保健食品500余项功能食品近300项,医疗器械、化妆品、消毒产品等外用类大健康成果约200项,转化企业辐射陕西、宁夏、北京、山东、贵州等十余个省市和地区。
(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3 陕西康瑞安集团医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97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