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知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要谨防虚假夸大宣传,不能将保健食品用于治疗疾病。
二、选择正规的销售场所
不要随意购买上门推销的保健食品,要到证照齐全、信用良好的销售场所购买,比如大型商超、药店等,要确认商家的资质,避免在非正规渠道购买,以免遭遇假冒伪劣产品。
三、仔细阅读产品标签、说明书
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时,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和注册号或备案号,根据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信息科学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使用。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没有生产日期或超过保质期、没有进口商信息、无中文标签的产品一定不要购买,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有疑问,可登录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进行查询。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网址:http://ypzsx.gsxt.gov.cn/specialfood/#/food。
四、理性选择网络销售
网络销售保健食品遵循线上线下一致原则。要通过正规的电商平台,仔细核对其食品经营许可证和保健食品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信息。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朋友圈、朋友群、小程序等。
五、正确看待跨境电商产品
对于通过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自境外购买的商品仅限个人自用,不得二次销售。相关商品符合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但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消费者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
六、保留消费凭证
在购买保健食品之后一定要索取并保存好小票、消费记录、发票等消费凭证,消费凭证上应当注明商品的名称、数量、价格等内容,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以作为消费维权的重要依据。
七、谨防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陷阱
一是要警惕“药到病除”。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常用如“根治”“无效退款”等承诺欺骗、诱导消费者。二是要警惕“健康讲座”。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等形式,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开展“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相信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大量假冒保健食品。三是要警惕“免费活动”。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四是要警惕“权威证明”。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作为幌子行骗。五是要警惕“专家义诊”。不要相信所谓“专家”“教授”开展的免费体检或义诊,不要因此购买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六是要警惕“亲情服务”。一些推销人员经常家访,去老人家里提点水果、蔬菜看望,陪老人聊天,忽悠老人购买产品。
八、消费维权要及时
保健食品不是普通食品,也不是药品,消费者在选购时需擦亮双眼、理性判断。若对保健食品有疑问或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陕西康瑞安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是一家专业的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服务机构,为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新食品原料、化妆品、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品提供一站式的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毒理学评价、功能性试验、人体临床研究、注册备案、咨询认证等技术服务。
(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3 陕西康瑞安集团医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97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