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资源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实用价值。目前我国的药食同源产品主要包含药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类型, 剂型广泛, 功能多样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 以及对中医药药理功能的认可, 药食同源产品的种类与数量也在日益增加。
产品类型
广义的药食同源产品包括药品(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功能食品、含中药日化产品、休闲食品等。狭义的药食同源产品是指以药食两用中药为原料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制备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和休闲食品等。见表 1。
药食同源新产品研发分类
药品
药食同源原料在传统中药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中的当归建中汤用到当归、甘草、生姜、大枣; 宋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华盖散用到紫苏子、陈皮、杏仁、甘草; 明代医家叶文玲所著《医学统旨》中的清金化痰汤用到山栀、桔梗、橘红、茯苓、甘草,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中的暖肝煎用到枸杞子、茯苓、小茴香、肉桂; 清代医家沈金鳌所著《沈氏尊生书》中的润肠丸用到当归、火麻仁、桃仁,吴瑭所著的《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用到玉竹、桑叶、扁豆。
此外, 药食同源原料在现代中成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北京同仁堂的大山楂丸中含有山楂, 人参归脾丸中含有人参、茯苓、甘草、当归、龙眼肉、酸枣仁; 吉林修正药业的参苓白术散中含有人参、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 云南白药的参苓健脾胃颗粒中含有砂仁, 健胃消食片中含有陈皮、山药、麦芽、山楂; 济川药业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含有蒲公英; 葵花药业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中含有苦杏仁、甘草、金银花、鱼腥草等。
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
药食同源原料因具有特定的功效, 因此被广泛用于功能食品和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2002年《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第51号文件, 公布了87种物质目录, 后将槐米和槐花合并为一种, 调整至86种。2019年11月《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第8号文件新增了6种。2019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党参等9种试点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名单》, 新增了9种。按以上文件,可用于功能食品和保健食品生产的药食同源原料共计101种。
普通食品
药食同源原料也被广泛用于生产普通食品, 例如含有枸杞子的酸奶、面包; 菊花茶、沙棘汁、玫瑰八宝茶等饮品; 猴头菇饼干、黑芝麻饼干、山楂酥等烘焙食品; 山药薯片等休闲食品; 乌梅、龙眼肉、大枣、黑枣等常作为果脯; 百合、山药、赤小豆、莲子、薏苡仁等通常是煮粥的原料; 阿胶糕、桑葚膏、黑芝麻丸、芡实八珍糕等养生休闲食品。见表2。
药食同源原料在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
药食同源中药可用于: ①食品香料与香精: 如丁香、茴香、肉桂、胡椒等粉末制品和提取物等; ②食品天然色素: 如栀子、沙棘、黑芝麻、桑椹、枸杞子、紫苏等; ③食品甜味剂: 如甘草甜素、罗汉果苷等, 可来代替蔗糖的使用; ④食品天然防腐剂: 如肉桂、花椒等。
日化用品
药食同源原料具有抗氧化、美白和抑菌的功效, 因此, 也被广泛用于生产日化用品。例如, 槐花、当归提取物因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被用于制备美白功效的化妆品; 桔梗、生姜、枸杞子被用于制备生发养发类产品; 两面针、金银花用于开发抗炎健齿牙膏; 玫瑰、薄荷等精油用于芳香疗法和舒缓身体相关产品。
产品功能
2022年1月13日, 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公开征求《关于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2022年版)及配套文件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拟保留“增强免疫力”等保健功能, 并对表述进行相应调整规范; 同时取消“促进泌乳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3种保健功能。保留的功能类型包括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改善睡眠、缓解视觉疲劳、有助于改善黄褐斑、辅助保护胃黏膜、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等24项, 其中, 增强免疫力等7种功能仅需要通过动物实验进行评价, 缓解视觉疲劳等4种功能仅需要通过人体试食试验进行验证, 而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等13种功能先需要通过动物实验进行评价, 再通过人体试食试验进行验证。
2023年8月13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技术评价实施细则(试行)》, 文件指出: 新功能保健食品是指同时提出新功能建议和对应功能产品注册申请的保健食品, 具体分为补充膳食营养物质、维持或改善机体健康状况、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因素三类。研究样品应当符合保健食品的安全性、保健功能和质量可控性要求。见表 3。
药食同源原料产品功能
Copyright © 2023 陕西康瑞安集团医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3009727号